您好,感谢您的回答。 问题2: 看到是52维的特征,那这些特征的选取有什么考量没?第一层是分出来default 还是 throughput, 第一层为啥不分出来具体的瓶颈,比如是cpu 还是 memory, 或者cpu &memory。此外analysis 可以指定收集时间,那么收集时间的设定主要考量什么呢? 感谢您不吝赐教。
| | 胡迪 | | 邮箱:hudi2011@163.com |
签名由 网易邮箱大师 定制
在2021年08月25日 15:25,hanxinke 写道:
您好,感谢您对A-Tune的支持。
问题1:grpc是一种rpc技术,但是rest并不算一种rpc技术,使用rest的原因是A-Tune中的一些调优算法以及数据采集部分是用python来实现的,因此存在go调用python的场景,使用rest的好处是接口调用中并不需要感知服务端定义的具体方法,使用POST/GET/PUT接口就可以完成调用,扩展性比较强,而rpc需要客户端和服务端提供一致的序列化协议,且要求客户端接口与服务端接口保持一致。当然两者都可以实现对应的功能,而且grpc在传输效率上更高,只是在我们这个场景下一次算法调用得到一次结果,并不需要高并发,使用rest更简单。
问题2:针对系统中不存在的场景识别为系统已经存在场景的情况,可以认为他们两者存在类似的负载,使用相同的profile会有性能提升。同时也可以使用我们的离线调优工具atune-adm tuning进行参数调优,并将调优结果和采集的数据集加到A-Tune仓作为一种新的类型。当前建模方法就是对这些瓶颈点的识别和建模,我们这边采集了32维数据作为输入,输出分类模型。
发件人:胡迪 [mailto:hudi2011@163.com] 发送时间: 2021年8月25日 10:57 收件人:a-tune@openeuler.org 主题: [A-tune] A-Tune问题请教
您好:
对于A-Tune 的代码有2个问题请教:
1. A-Tune 中使用了gRPC 和RESTful api 两种RPC 技术,请问使用RESTful api 是基于怎样的考量,为什么不就用gRPC 一种技术?
2. 在线静态调优在对负载进行识别时,如果负载为speccpu2017 , 识别结果是speccpu2006, 那么我们是认为speccpu2017 也可以按照speccpu2006 的profile 一样来设置,也会有提高。还是应该认为speccpu2017 是一种新的负载,属于自定义模型。如果把这个分类问题抽象为对瓶颈的识别,比如识别CPU,memory, disk, network 四个方面,一共15种瓶颈的组合。目前的建模方法相对于直接对瓶颈进行建模的思路,主要的考量是什么呢?
Best Regards
TimHu